www.15lily.comUI設計師如何提升用戶體驗?其實,很多人把微交互簡單的理解為做個動效,實質上,我們通常見到的那些動效只是微交互構成中的一部分,屬于反饋層面的視覺表達。微交互通過一些微小的交互操作實現功能的細節,這些細節帶給用戶的是方便和便捷,能更好的提升用戶體驗。
4,操作結束后看到自己的操作結果。
微交互的4個構成部分如下:
1、什么是觸發器?
觸發器是啟動微交互的物理控件,當觸發控件后可以啟動下一步交互操作。我們常見的觸發器是由用戶主動去觸發的物理控件,比如控件、按鈕、任務欄、圖標等。要讓人知道功能如何操作,微交互的觸發器就要設計得吸引人、讓人明白這個操作功能。在設計中也要理解用戶要干什么,讓觸發器的位置跟用戶需求相吻合。
除了用戶主動觸發的物理控件外,還有一些是系統觸發的,無需用戶接入,只需要滿足條件就會自動觸發。比如系統錯誤、收到數據觸等。
每款游戲背后就是一套游戲玩法,同樣每個微交互也是一組被設計的規則。微交互中的規則是在任務過程中規定用戶什么可以做,什么可以不做,按照什么順序做。這個規則反映的是業務邏輯、用戶使用邏輯。
舉個電商購物例子:把一件商品加入購物車的微交互,最初規則就是單擊“購物車”圖標,商品就被添加到“購物車”中,購物車tabbar圖標也相應出現數字。但在設計規則中,要考慮用戶是否購買過,如果購買過商品旁邊購物車圖標改為了“數字加減”,當再次加入則業務邏輯限制出現提示。
3、什么是微交互反饋?
以最簡單的按鈕常見兩種反饋為例:
按鈕狀態變化—表明用戶干了什么(按了按鈕)
按了后發生什么(跳轉下一頁或者結果發生等等)
反饋的目的是為了幫助用戶理解微交互的操作,通過一些反饋的狀態告訴用戶剛才做了什么,到了什么階段,可以干什么,結束時什么不能干。反饋的方式也取決于微交互的規則設計、硬件設備、數據接收等。
4、什么是循環與模式
以iphone鬧鐘為例:用戶目標是指定時間鬧鈴,那么鬧鈴什么時候會響,提示用戶設置鬧鈴是模式。循環就是多久再響一次,長循環就是用戶重復設置鬧鈴的提示。
模式是規則的一個分支,最主要目的就是執行一種不常見的動作。常見的模式就是設置,用戶可以在其中指定一些有關微交互的選項。循環的核心就是確定微交互的持續時間,也是擴展微交互的生命周期,循環的參數是用戶體驗的最佳方式,循環由規則指明。
以上就是
UI培訓老師給大家總結的幾點建議,希望能對大家有用。如果想學習更多UI設計知識請關注
奇酷官網www.15lily.com